(通讯员:吴宇)“同志,今天下乡午饭怎么吃?”“扫码!食堂吃,自己付!”在咸宁,一句“40元的工作餐,扫码付款,吃得安心”道出了公务人员对出差用餐新变化的普遍认同。
2025年7月21日,咸宁市同步出台3项公务出差管理新规,从伙食费、交通费收交,到差旅费标准、审批报销规范及定点食堂管理,打出一套“组合拳”。这既是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更是以制度刚性推动“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整治违规吃喝的生动注脚。
一顿餐的减法:减掉的是负担,树起的是新风。“以前到县(市、区)督查工作,对方总张罗‘简单吃点’,推来推去反而耽误工作。”市直某单位干部坦言,新规里“市域内出差取消公务接待”的要求,让大家卸下了“人情包袱”,吃得简单踏实,没给基层添负担。如今,全市136家定点食堂遍布城乡,出差人员只需查询《全市公务出差定点食堂名录》,提前预约后扫码支付,就能吃上40元的工作餐。
一份饭的节约:管住的是细节,筑牢的是俭风。在崇阳县某定点食堂,有位出差的同志忘了提前预约,食堂的师傅笑着说:“今天还有余餐,下次记得提前说一声,我们好按需备菜,不浪费”。新规不仅是纪律约束,更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养成节俭习惯:食堂采用按需供餐、小份供应等模式,从源头减少浪费;出差人员根据自身食量取用,餐后光盘渐成自觉。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工作餐荤素搭配合理、分量适中,既满足了需求,又避免了浪费,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让“过紧日子”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餐、每一处细节中。
一张码的监督:养成的是习惯,涵养的是清风。“您扫这个桌牌码付餐费,40元。”在赤壁市某定点食堂,工作人员指引出差干部扫码的场景已成常态。全市统一制作的“二维码”,不仅是便捷的收费工具,更是强化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每一笔伙食费、交通费都实时进入财政一体化系统,市财政局可生成明细报表,纪委监委、审计部门也能随时调阅,实现全程可追溯。这种闭环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堵住了违规吃喝的漏洞,让公务支出在阳光下运行。
目前,首批定点食堂的二维码都已制作完成,扫码用餐在全市公务出差中全面铺开。新规实施一个月来,全市市域内公务接待减少支出30余万元。一顿餐的变革,是咸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务实行动,是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坚定决心。每一笔伙食费的清晰扫码支付,减去了基层迎送负担,节省了财政公用经费,亮出了公开透明规范,树起了清廉务实新风,为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