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剑波)2024年,赤壁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紧盯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使用、公共机构节能等重点领域,多点发力,积极作为,让习惯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一、坚持集中统一,提升办公用房使用效能。一是使用调配统一集约。按照“厉行节约、科学配置、统一管理”工作原则,在2023年度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工作基础上,对23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腾退封存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小问题现场立即整改,其他问题下发整改通知,责令其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均已整改完成,并按规定及时调剂了12家单位办公用房。二是日常管理从严规范。强化党政机关单位办公用房使用、租赁、装修等管理,严格办公用房维修改造监管,重点加强项目前期鉴定审核和实施过程的跟踪监管,从严把关维修程序和维修标准,提高维修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单位申报情况,上门实地勘查,符合要求的及时审批,并将相关维修资料报中心备案。三是闲置资产统筹盘活。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上下联动的权属统一登记工作机制,全市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任务完成率达100%。按照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要求,以“三资”清理盘活为契机,共清理盘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808处。在充分保障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办公用房需求的前提下,本着统筹盘活高效利用的原则,对清理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分类处置。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处置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13处,实现财政收入19803万元;通过资产评估确值方式,有偿转让历年来无偿划转给市属国有企业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74宗,预估价值5.22亿元;通过采取集中办公等方式,将腾退封存的办公楼及低效且难以调剂使用的办公用房,严格按有关规定移交给市财政部门进行有偿转让,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产价值。
二、坚持集约管控,促进公车管理规范高效。一是总量化编制管控。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要求,对公务用车总量严格管控,规范公车更新配备报批程序,严禁自行调整公务用车编制,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2024年,在编制总量内调剂了3家涉机构改革单位公务用车编制。加强更新审核把关,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2024年按规定更新8辆公务用车,其中:新能源车5辆。二是集约化管理运营。依托赤壁市公交集团成立公车管理平台公司,将市“四大家”编制车辆统一移交平台公司集中管理运营,提高公车使用效率。组织实施赤壁市2023-2024年度公务用车社会化租赁服务封闭式框架协议采购项目,确定3家入围服务商,推动车辆租赁服务集约化,有效保障全市公务活动用车需求。三是常态化监督检查。建立赤壁市公车运行监测平台,实行“一车一卡”,全方位、动态实时监管用车情况,有效避免“车轮”上的腐败和浪费。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与纪委、审计部门建立日常督查和追究问责机制,形成各负其责、协同发力、监管合力的管理闭环。持续开展公务用车管理明察暗访,联合市纪委监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情况开展全履盖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公车出行节约规范。
三、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一是积极营造节能氛围。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垃圾分类等宣传宣讲,联合赤壁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召开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暨城市垃圾分类推进会,组织志愿者到小区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开展机关食堂“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开展节能机关建设。制定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创建,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指导督促创建单位按进度开展创建相关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共有56家单位建成全国“节约型机关”,其中:赤壁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和赤壁市水利和湖泊局被评为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省级节水标杆。三是加强食堂信息化管理。制定出台《赤壁市机关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引入7S团膳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运用网络平台等手段收集机关食堂食材供应、用餐需求等信息,精准分析指导备餐,细化食材烹调管理,优化菜品搭配,控制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减少食材浪费。同时,为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赤壁市政府机关第二食堂停止运行,市“四大家”领导统一到市政府机关食堂就餐。2024年3月,赤壁市政府机关食堂被评为“湖北样板厨房”。